口罩已经成为全球对抗新冠肺炎病毒的关键工具,在欧洲大片地区的公共场所,口罩是强制佩戴的,口罩能通过减少飞沫传播来遏制病毒传播。然而,口罩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保证有效性,但是国际上对于口罩应该佩戴多久,很少有专业的建议。
苏格兰科学家称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告诉佩戴者何时停止使用口罩的标签,当需要处理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时,标签会改变颜色。
Insignia的工程师格雷厄姆·斯金纳说,这些标签“使用一系列智能颜料和墨水,当暴露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时,它们会变色。”
这些标签可以用在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的口罩上,开始是黄色的,随着效果的恶化逐渐变蓝。变色过程可能需要四到六个小时。
该标签的原理是利用口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判断口罩是否失效,不知道是否过于片面。先来探讨一下,口罩是如何实现颗粒过滤的?
口罩过滤分为机械过滤和静电吸附。机械过滤即通过口罩材料的纤维层拦截大颗粒物质,大部分颗粒粒径在0.1-0.4微米之间,PM 2.5颗粒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这个尺寸区间。是不是把滤网上的孔做得足够小,就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绝大多数颗粒了呢?理论上来说,这样确实可以过滤掉绝大多数颗粒,可是这样过滤阻力太大了,会严重影响呼吸。怎么办?
方法1:把过滤层做的很薄来减小气阻,现在的很多纳米过滤膜都很薄,譬如口罩用的聚四氟乙烯纳米膜,薄到10微米(0.01毫米)以下;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膜,一般也薄到10微米以下,但是这样的薄膜强度很低,必须用强度更高的大孔无纺布等进行复合支撑。简单来说,当材料足够薄时,虽然不影响呼吸,也能过滤小颗粒物质,但是容易破。
方法2:使过滤材料具有静电吸附能力。在聚丙烯熔喷布中通过各种方法注入电荷,使熔喷布带上静电并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当空气中的颗粒通过口罩时就会被增加的静电作用吸附上去,从而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情况下,轻松吸附0.1-0.4微米的颗粒,大大地提高整体过滤效率。
具备隔菌效果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及医用N95口罩)一般都有一层熔喷布,熔喷布通过驻极体处理而具备静电吸附能力,可以吸附细小颗粒物质(包括病毒),它是起到隔菌作用的关键材料。
由此可见,口罩是否失效需要看静电吸附作用是否消失。如何测试静电吸附效果?可以剪一些碎纸片进行口罩测试,新的外科口罩及N95口罩可以把碎纸吸附起来,失效的口罩则无法吸附。当口罩佩戴一段时间后,静电流失了,防护效果会大打折扣,就不适宜再佩戴了。
据调查发现,当外科口罩的熔喷布层无法吸附碎纸时,其阻隔率已经降到18%,而当N95口罩无法吸附碎纸时,其阻隔率已经降到34%。一般来说,医用N95口罩的静电吸附效果比外科口罩更好,因此,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可以使用8小时,医用N95口罩则可使用100小时。
口罩电荷是如何流失的?口罩中电荷的耗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看,湿度、温度、时间、接触的化学物质及颗粒物等均会影响电荷的耗散。在常温储存状态下,湿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较高的相对湿度下,电荷耗散的更快一些。
(湿度在常温储存条件下对电荷剩余比例的影响)
该如何对口罩进行消毒呢?
由于湿度对电荷耗散的影响较大,可见,医用外科口罩及医用N95口罩水洗后,静电吸附效果会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口罩失去过滤作用。除了水洗,有哪些正确的消毒方法呢?
1、所有大于80度的高温,都有可能破坏口罩的结构,再高的温度,还有可能把无纺布和熔喷布分解,所以煮沸的方式并不适合。可以使用大于56度,低于80度的温度,消毒30分钟,实现有效灭菌。
2、75%的酒精表面消毒,也会破坏口罩的静电吸附作用,不适用于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但还是适用于材质较厚的N95口罩的。
3、购买紫外灯进行紫外线消毒,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类口罩,此外紫外线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臭氧,也具有消毒作用。
Suntech熔喷机不仅喷丝板细致均匀,熔喷过滤率足够高,保证材料的过滤性和透气性。而且采用驻极体处理,生产的熔喷布静电吸附效果极佳,大幅提高口罩过滤效果,一体化口罩机实现全自动生产,包括UV杀菌消毒功能和视觉检验,自动筛除不合格口罩,口罩BFE可达99%,Suntech还可提供口罩机、纺粘无纺布机、纺熔无纺布机、口罩材料等,欢迎详询。